64.弟子規
前言 - 地藏王菩薩序文
總敘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汎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翻譯文
弟子規這一本書的內容,是根據孔子聖人的一段訓示。
論語那本書裏有一段話,就是:
子日: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 則以學文。
這意思是說,聖人訓示弟子,首先要注重孝順父母,友愛兄弟。
其次,行事要做到謹慎,說話有信。廣博地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
自己的行為做好以後,還有多餘的時間和心力才拿來學習詩書六藝。
入則孝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便。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翻譯文
父母呼叫自己的時候,應該立刻答應不可推託;父母命自己做事,應該勤奮的做,不可偷懶。
父母教訓的時候,須要莊敬的聽著,不可言他顧此,裝著不予理會的樣子。
父母責備自己的時候,應該承認自己的不是,力求改過, 不可強辯或推卸責任。
侍奉父母應該盡心,冬天要使父母溫暖,夏天要使父母清涼。
早晨「起來要向父母請安,晚間就寢前也要向父母問好。
外出的時候,要稟告父母,回家以後也要面見父母,讓父母知道自己回來了。
家中成了習慣定規的事,不要隨便改變。
事情雖然小,也不要擅自作為;如果沒有得到父母的同意就擅自做了,便有虧為子之道。
東西雖然小,或不重要,也不要私自收藏起來:如果不讓父母知道,把東西私藏起來,會使父母傷心。
父母所喜歡的行為,要盡力具備:父母不喜歡的行為,要小心謹慎的去除我們的身體如受傷害,
會使父母憂慮;我們的品德如果不好,會使父母蒙受恥辱。
父母愛我,我孝順父母,這是一般人都做得到的,並不足貴:
如果父母親不喜歡我,我仍舊孝敬雙親,這才說得上賢。
如果父母有過失或不好的行為,做子女的要勸父母改正。
但是, 在勸的時候,要面帶笑容,聲音柔和,才不失為人子女晚輩之道。
如果父母不聽,等到父母高興時再勸,如再不聽,可以哭泣再勸,就是挨打,也沒有怨尤。
父母有病的時候,侍奉湯藥,自己要先嘗藥。日間夜晚都要在病床旁邊服侍著。
父母親死,在三年守喪的時期內,常有悲哀的感情, 居處也要改變,
更不可喝酒吃肉,貪圖享受,要常想念死去的父母。
辦理父母的喪事,要遵照喪禮,拜祭靈位,心意要誠,
對於死去的父母,要像活著一樣的誠心誠意去對待和祭拜。
出則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或飲食,或坐走 長者先,幼則後,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近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翻譯文
做哥哥的應該友愛弟弟,做弟弟的應該恭敬哥哥;兄弟之間和睦相處,也便是對父母的孝。
不把財物看得太重,沒有計較長短之心。
就不容易生怨;對於平素的言語能夠忍耐,即使有不高興的地方,時間久了,也自然會沒有了。
在飲食的時候,或者是走路的時候,總是年紀大在先,年紀小在後,
坐時也要年紀大的先坐,年幼的後坐,長幼有序。
長者叫人的時候,晚輩要代他傳喚,如果他傳喚的人不在,自己就要先行代替。
稱呼尊長,不可直呼他的名字。在尊長面前,不要顯耀自己能幹。
在路上遇見尊長,要趕快走過去先行拜見。
尊長不講話的時候,便退後恭恭敬敬的站在旁邊。
如果在路上碰上尊長,而自己是騎馬或坐車,要立即下馬成下車。
等尊長過去以後,還要等待他走約百多步光景,才可離開。
如果長者是站立的,晚輩也要站立。如果長者坐著,命晚輩坐時才可以坐。
在尊長面前,講話聲音要低,但是低到聽不見,卻又不對了。
走進到長者面前時,要走快一點,退下時要遲緩一點。
長者發問, 答話的時候,一定要站起來,說話時眼睛不可以東張西望。
對待叔叔伯伯,要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叔伯兄長要像對親兄長一樣 。
謹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衣冠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
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
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人問誰,對以名,吳與我,不分明,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
翻譯文
早晨起床要早,夜間睡覺要遲,因為光陰似箭老容易到來, 所以要愛惜這有限的時間,善加利用。
早晨必定要洗臉,要漱口,入廁之後,也必定要洗手。
帽子一定要戴正,衣服的紐扣一定要扣好,鞋襪也要繫好,鞋帶要結好,儀容務必端正整潔。
帽子衣服,放置有一定的位置,不要亂放,免得污穢了帽子衣服。
衣物最要緊的是整齊清潔,不在乎華麗,穿衣服要配合身分和家世。
對於飲食,不要挑剔,當思來處不易。食量適可而止,不要吃得過量,暴殄天物。
在年紀小的時候,不要喝酒,要知道喝酒醉了,醜態畢露,是最難看,且容易延誤正事,招致禍害。
走路要從容,不要慌張,站立要端正,作揖要彎下腰,跪拜要恭敬。
不要用腳踏門檻,站時身體不要偏倚,不要屈曲兩腳坐著,不要搖動臀部。
進門時要慢慢的揭起簾子,不要發出聲音,然後身體轉讓開一點,不要碰到簾子的角。
東西要拿穩妥,拿空的東西,也要像裏邊裝有東西一樣;
走進沒有人的房間,也要像走進有人的房間裏一樣。
做事不要慌忙,忙中常有錯誤;做事不要畏難,也不要隨便發問。
打鬥吵鬧的場合,絕對要離遠一點。下流不正經的事,一定不要聽。
將要入門,先要問聲誰在裏邊:將要上堂的時候,也要先揚聲。
人家問誰的時候,要答自己的名字,因為說一聲我,對方不容易弄清楚到底是誰。
借用人家的東西,先要說明白,如果不人問明就,便是近乎偷竊的行為。
借人家的東西,要及時還人家,如果以後要再向人家借,就不難了!
信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事非宜,勿輕諾,茍輕諾,進退錯,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
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慼。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過能改,歸於無,倘揜飾,增一辜。
翻譯文
凡是開口講話,最重要的是一個信字,講假話與說入話,都是不可以的。
話說得多,不如少說,說話要實在,不要巧言佞侯語的只圖好聽。
風涼話,刻薄話,不乾淨的詞句,一般庸俗勢利的話要特別注意不要說。
一件事情,沒有看真確之前,不要輕易發言。
沒有知道真確之前,不要輕易謠傳。
不適宜的事,不要輕易就答應,如果隨便答應,事後做也不好,不做也不好,便進退為難了。
說話時,每一個字要發音清楚,不快不慢的說出來,不太急,也不要模糊。
別人在那裏議論長短,與自己無關的事,不要跟著說, 不要管人家的閒事。
見到人家的好處和長處,就要努力精進趕上人家,即使是差得很遠,也可以逐漸趕上。
見到人家不好,自己就要反省,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自己沒有也要自加警惕,以免發生。
只有自己的道德、學問、才能等不如人時,應該自己勉勵,努力趕上。
此外,如穿衣服不如人華麗,飲食不如人山珍海味,心裏不必因此而憂愁甚至想與人比較高下。
聽到人家說出自己的過錯就不高興,聽到人家稱讚自己就快樂,如此一來,
對自己修持上有幫助的朋友越來越少,而阻礙自己進步的朋友反多了。
反之,聽到人家稱譽,便覺不安,因深恐自己因此驕縱,
聽到自己的過失就高興,因為可以改正自己的過錯,因此正直寬厚的朋友,便日漸親近了。
做了不該做的事,如果是無心做的,叫做錯,如果是有心故意做的,便叫做惡。
有了錯或惡之後,如果能改,那錯或惡便會漸漸沒有了,
但是如果再要掩飾那過錯的話,便又增加一罪了。
汎愛眾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
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翻譯文
凡是人類,都須要有愛心,要像天地一樣,天覆地載,是沒有偏私的。
德行高的人,名聲自然也高,人家敬重的是這德行,不是一個人的外貌。
才能大的,聲望自然就大,人家所佩服的,不是他說的話大。
自己有才能,應該為別人服務,不要自私。
別人有才能,不要生妒忌心不要說人家的不好。
對於富貴的人,不要逢迎,對於貧窮的人,不要驕傲。不要厭棄故交,不要貪戀新人。
當別人忙,沒有空閒的時候,不要去打擾人家或請人家做事,
當人家心情不好的時候,不要用話去打擾人家,使得他心煩。
人家有短虛,千萬不要揭發出來:人家有秘密,千萬不要說。
說人家好,就是善事,因為人家聽到以後,會更想做好。
背後張揚人家的短處,就是惡事,如果封別人的短處憎惡太甚,自己會招來禍事。
如果彼此相互勸善,互相勉勵做好事,彼此的德行都會好。
如果有過錯,不互相規勸,結果彼此的道德都有虧損。
把財物給出去叫與,把財物收進來叫取,這財物的取與,白,給出去的宜多,取進來的宜少。
一定要清楚明將要責備別人的時候,先要問問自己,如果自己是不喜歡的,
別人也一定會不喜歡,這就快一點打消這念頭吧。
受別人的恩惠,一定要報答,對別人有怨恨,最好是忘記。
報怨要短,事情過去就算了,但是報恩卻要長。
對待男女僕人,自己要注意端莊,但自己的態度雖然端莊,卻也要慈和寬厚,不可過於嚴苛。
如果是因為形勢使人不得不服,他的心裡是不以為然的,
只有在道理上使人信服的,他才真正能夠無話可說,口服心也服。
親仁
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
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
翻譯文
雖然同樣都是人,但是人也有許多類別,大家不一樣,就一般的情形來說,普普通通的人佔絕人多數。
真正能夠說得上是仁者的人,實在是非常的少。果真是仁者的話,人家都會敬畏他。
仁者為人,說話正直,不曾避諱不說,他也不會有詔媚的態度。
所以,如果能夠親近仁者,實在是有無限的好處,你的德性會一天一天的長進,過錯會一天一天的減少。
如果不親近仁者,便有無限的害處,小人一天一天的接近,凡事都會壞了。
餘力學文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卻義。
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
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翻譯文
如果不能夠身體力行,只學習書本的東西,使得自己浮華不實,這樣會變成什麼樣子的人了!
但是,如果只是力行,而不學習,那結果也有偏差,對道理便看不真切了。一任自己的見解。
讀書的方法,有所謂「三到」,就是心、眼、口都要到。剛開始讀這一本書,就不要想到另一本書。
這一段沒有完,就不要開始另一處。
讀書的計劃和進度不妨列得寬一點,但是,實際的讀書卻要加緊用功,只要工天做到了,
不了解的地方自然便會了解,滯塞也全貫通了。
讀書遇到有疑問的地方,應該立刻寫下來,然後有機會使請教人家,
總要求得真確的意義,得到真正的了解。
讀書的地方,房屋要打掃清潔,壁上也要清掃,
讀書的桌子椅子也要清潔整齊,筆墨硯等文具也要放好。
磨墨的時候,墨要正著磨,墨偏了表示心不在焉。
寫字時心要莊敬,不然心先就不安了。
放置書籍,應該有一定的地方。書讀完了,也要放回原處。
即使是有急事,也要把紙張等物理整齊。
如果書卷有缺損,馬上就要補好。
如果不是聖賢的書籍,丟在旁邊不要看它。
這些書會蒙蔽聰明,破壞人的心志。
不要不努力,也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要知道,即使是聖賢,也可以跟著一步一步的做到。
第一篇 道德始祖─舜帝
舜是中國古代的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虞氏,史稱虞舜。
舜很小的時候母親就過世了,雙目失明的父親瞽瞍(讀音股嫂)又娶了妻子,生下弟弟象。
舜的父親是個頑固不講理的人,加上後母個性粗暴凶狠, 弟弟蠻橫無理,後母和象因為得到瞽瞍的寵愛,
三個人都討厭前妻生下的舜,經常想殺死他。
有 一次瞽瞍叫舜修理米倉,等舜爬上倉頂,瞽瞍就放火燒米倉,舜拿著兩個斗笠像小鳥一樣降落下來,
沒能害死他。後來瞽瞍又叫舜去挖井,當舜深入井中時,瞽瞍和象合力用土填井,沒想到舜很聰明,
挖井時就預先從旁邊挖了通道,逃了出來。
像本以為這次萬無一失了,就霸佔了舜的家產,看到舜回家來,大家嚇了一大跳。
但寬宏大量的舜還是以德報怨,日後依然孝敬父母,愛護弟弟。
古人說:「百善孝為先。」舜二十歲就以孝聞名天下, 三十歲時堯帝訪求賢才,
四方群臣都推薦舜,堯帝因此把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舜,並讓九個兒子和舜相處,以觀察舜的品德。
因為舜以德服人,娥皇、女英受到舜的德行感化,也不敢因身份尊貴就態度驕慢,待人都非常謙遜恭敬。
堯帝的九個兒子在舜的耳濡目染下,也變得更加仁厚謹慎。
舜到歷山耕種,那裡的人受到舜的影響,變得心胸寬大,讓出田界。
舜到雷澤捕魚,雷澤的人爭相讓出住所。舜到黃河邊做陶器,那邊出產的陶器變得非常精細。
大家都喜歡和舜在一起,所以他住的地方,一年就聚成村落,二年形成城鎮,三年就變成大都市了。
經過考察,堯帝對舜很滿意,將帝位傳給了舜。
舜帝特別注重道德教育,他宣揚五常之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推動人倫道德,
開創了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先河,成為歷代中國人遵循的典範。
幾千年來,舜文化以德為先的傳統,經由孔子儒家文化傳承下來, 教化了一代代的中國人。
附註:三皇五帝:遠古時候的伏羲,神農,黃帝,號稱三皇,是中國最早的三位皇帝。
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號稱五帝。古文獻記載,黃帝為三皇之一,也是五帝之首。
第二篇 周拔忤逆父母 墮落成驢
周拔是明代浙江省平陽縣人,從小就是個小神童,讀書能過目不忘, 七歲就會吟詩作文。
到十六歲,他的詩文更是名噪一時,被稱為「 平陽才子」。
他因為得到大家的稱讚,父母的寵愛, 越來越狂妄自大,目中無人。
他的父母、 兄弟和鄰居經常忍受他暴躁的脾氣。
有一年,周拔要進京趕考,父母為了他的旅費東借西湊,還請裁縫幫他裁製新衣。
但不知足的周拔嫌旅費太少,嫌衣服太寬、褲子太長、帽子式樣老舊、鞋子顏色太深。
父母的苦心反而招來他滿腹的抱怨,
父親忍不住教訓他:「兒啊!你不要嫌這嫌那了,要知道父母為了你這次考試,幫你準備旅費,
縫製新衣,已經傷透腦筋,弄得頭髮都白了,你還這樣不知滿足,我也想不出辦法了。」
周拔沒有被父親的話感動,反而大聲咆哮:「我是天上的文昌星下凡,是一個大貴子,
你這個草包一樣的土老兒,有資格當我父親嗎?我才不是你生的, 你沒資格做我父親。」
他父親被氣得當場暈倒。
當天夜裡,周拔被抓到地府(陰間的官府),閻羅王對他說:「你平時忤逆父母,雖有人的軀殼,
卻是畜生心腸,心田裡的畜生種子結果了,你就將失去人身,墮落成畜生。」
周拔辯解:「我對父母只是據理直言,怎麼算忤逆不孝? 而且我是絕頂聰明的才子,
怎麼可能變成愚蠢的畜生? 你的話不能使我信服。」
閻王和善的解釋:「你這輩子聰明,是因為前生有善行。 但是你今生任性狂妄、驕慢無禮、暴躁、忤逆
等惡行, 養成畜生的種子,上輩子的善良種子已被摧毀殆盡。 你狂妄到目空一切,你的報應就該墮落為
驢,被人遮蓋雙目, 推磨受鞭。」
周拔聽了覺得很有道理,自知惡報難逃,驚惶而醒。 那天就得了急病,開口困難,牙關緊閉,喉嚨發出
驢子叫聲, 名醫也無法診斷是什麼病,不到兩天,周拔就在驢鳴聲中死了。( 取材自清代《暗室燈》)
註:驢子推磨時,如果看到磨上的食物,會使它想吃而停下來, 不肯推磨了,所以要罩住驢的雙眼。
第三篇 黃香搧枕溫衾
黃香,東漢江夏人。九歲時母親去世,對母親的思念非常深切,鄉人都說他是個孝子。
黃香做事勤快,不怕吃苦,一心一意侍奉父親。夏天炎熱,他用扇子搧涼父親的枕頭、席子。
冬天寒冷,他用身體先溫暖父親的被褥。
黃香十二歲時, 太守劉護聽聞他的孝行而召見他,送他「門下孝子」的匾額,表揚他的難能可貴。
黃香年少時就已熟讀經典,博學能文,他寫的文章聞名京城, 大家稱讚他「天下無雙,江夏黃童。」
(取材《二十四孝》)
注1:搧(讀音山),揮動扇子。衾(讀音親), 大被子。
注2:匾額,橫寫大字,高掛於園亭、大廳、書房上方的木板。
第四篇 陶母還魚責子
陶侃(讀音砍),東晉名將,父親早死,幼年家境貧寒,母親湛(讀音站)氏靠織布供他讀書,
而且很重視陶侃的品德修養。
陶侃年輕時在江西潯陽縣當縣吏,監管捕魚之事。
他派人送給母親一罐醃魚乾,母親將原罐退回,並寫信責備他:「你當縣府官吏,拿官家物品送我,
以為我會高興嗎?這是在增添我的憂慮呀!」
之後陶侃所到之處,都以清廉盡責而受人稱讚。後來為征西大將軍,封長沙郡公。
註:醃(讀音煙),用鹽浸泡食物,避免腐壞。
第五篇 閔子騫蘆衣順母
閔( 讀音敏)損,字子騫( 讀音千),春秋(周朝)魯國人,孔子的弟子,
德行與顏淵齊名,為二十四孝之一。
閔子騫幼年喪母,父親再娶,後母生了兩個兒子。
子騫對父母非常孝順,但後母很討厭他,用棉絮給兩個親生兒子做棉衣,卻用蘆絮做子騫的冬衣。
寒冬時,父親叫子騫幫他駕車,子騫被凍僵了,老是拿不住韁繩,掉了好幾回,被父親責備,
子騫也沒為自己辯解。
後來父親看他凍得臉色發青,用手一摸,發現衣服很單薄,撕開衣服一看,才知道不是棉衣,
而後母的兩個兒子穿的都是純棉做的冬衣。父親感到很悲痛,決定休妻。子騫淚如雨下,勸告父親: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後母聽了深受感動,終於悔改,如慈母般公平的對待三個兒子。
閔子騫的孝子之名也因此而傳遍 天下。
注1:元朝有名的孝子郭居敬,感歎再也沒機會孝順去世的父母,
就從古書傳記中挑出歷代最具代表的二十四位孝子故事,編成「 二十四孝」——
虞舜、漢文帝、周朝曾參、周朝閔損、周朝子路、漢朝董永、周朝郯子、後漢江革、後漢陸績、
唐朝唐夫人、晉朝吳猛、晉朝王祥、漢朝郭巨、晉朝楊香、宋朝朱壽昌、南齊庚黔婁、周朝老萊子、
漢朝蔡順、漢朝黃香、漢朝姜詩、三國(魏)王裒、漢朝丁蘭、 三國孟宗、宋朝黃庭堅。
注2:秋天的蘆葦,花穗上包裹種子的絨絮,有點像棉絮,但保暖效果遠不及棉絮。
蘆絮隨風飛散,可幫助種子傳播,俗稱蘆花。絮(讀音序),附在植物種子上的柔白細毛。
注3:母親在的話,兒子我一人受寒就好,母親如果離去,三個兒子都遭風霜啊!
單,衣服單薄,挨凍受寒。
第六篇 秀貞勸母救妹
明朝時,楊秀貞的母親一連生了三個女兒,沒有兒子,生第四個又是女兒,母親氣極了,要把女嬰淹死。
當時楊秀貞十三歲,急忙抱起妹妹,向母親下跪哀求:「母親為了要兒子就殺女兒,越得不到兒子啊!
如果煩惱以後的嫁妝, 就把我的陪嫁給這個妹妹吧!」
祖母罵她不懂事,秀貞又跪著稟告祖母:「祖母天天念佛,現在卻見死不救,念佛有何用呢?」
祖母也被感動而明白了,於是留養女嬰。兩年後,秀貞母親果真生了一個兒子。
母親生兒子時,秀貞的父親夢見祖父告訴他:「如果第四個女兒不留下來,這個兒子鐵定不能生的。」
因為秀貞當初的跪稟之言,至孝感動上天,才得以延續楊家血脈。
第七篇 丁蘭刻木事親
漢朝丁蘭,小時候父母就去世了,來不及奉養雙親,但常想念父母辛苦的生養之恩。
丁蘭用木頭雕刻父母的人像,侍奉他們就像父母還活著一樣。
日子一久,他的妻子就不太尊敬了,用針刺雕像的手指來戲弄,沒想到雕像手指竟流出血來。
木頭雕像看見丁蘭,又眼中流淚。丁蘭問明情況,把妻子休棄了。(取材《二十四孝》)
第八篇 煮豆燃豆萁 曹植七步作詩
三國時代的魏文帝曹丕,與其弟曹彰、曹植,都是卞(讀音變)太后所生。
曹丕繼承魏武帝曹操的王位後,因妒忌任城王曹彰勇武強壯,誘騙他吃毒棗而死,太后解救不及。
曹丕又要加害東阿(讀音喔)王曹植,太后說:「你已經殺我兒子任城,不得再殺我兒東阿。」
魏文帝曾命令弟弟曹植於七步內作詩,不成就處以重刑。
曹植立刻作詩響應:「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魏文帝聽了面露慚色,深感羞愧。(取材南朝宋·劉義慶《 世說新語》)
註:煮豆子拿來做濃湯,過濾豆渣做成豆漿。豆子的莖梗在鍋子底下燃燒,豆子在鍋裡哭泣;
本來都是同根所生,何必互相煎熬得太過急迫?持,拿來。羹(讀音耕),濃湯。
漉(錄音路),過濾。菽(讀音熟),豆類總稱。萁(讀音旗),豆莖。釜(讀音府),鍋子。
第九篇 楊時、游酢立雪程門
宋朝進士楊時、游酢(讀音做),是程門四大弟子中的兩位,他們遠從福建到河南拜師求學,
留下「程門立雪」的千古佳話。
楊時從小是個神童,很會寫文章,二十幾歲就考中了進士。但他放棄高官厚祿,求學於程顥(讀音號)。
程顥目送他歸去時,曾有感而發:「吾道將南傳了!」
游酢年少時天資聰穎,過目成誦。程頤(讀音宜)一見到他,就稱讚他的資質可傳承道統。
楊時、游酢先拜程顥為師,程顥死後,他們已經四十歲,早就考上了進士,仍然又向程頤繼續求教。
楊時和游酢初次拜見程頤,程頤正閉目靜坐,二人恭敬的站立一旁等候。程頤發覺時,看著他們說:
「你們還在這裡啊?天晚了,回去休息吧!」一出門,才發現門外積雪已深及一尺。
後人以「程門立雪」比喻尊師重道,誠懇求學。(取材宋代《二程語錄》)
二人後來都學有所成。楊時官至龍圖閣(王室圖書館)直學士, 並把所學傳入福建,為「閩學鼻祖」
(閩,讀音敏,福建簡稱)。游酢歷經太學博士、教授、監察御史、知州等官位,因為游酢德行純正,
做事厚道,做官所到之處, 人民愛戴他有如父母。
注 1:程門指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兄弟,他們認為萬事萬物由「道」所生,
君王治國必須「行以順道」,以德為主,法制兼顧。
程門一向教學嚴厲、清苦,但前來拜師的人還是絡繹(讀音益)不絕。
傳至朱熹集其大成,他的四書集注(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為元、明、清三代科舉考試的主要依
據,所以「程朱理學」又稱「官學」。
注2:古代科舉考試,以考試成績選拔官員,經殿試
( 國家最高一級的考試,由皇帝親臨大殿主持。)合格者稱
第十篇 張良敬老 三趨圯橋終得道
張良,字子房,漢朝開國功臣,封為留侯,為大司徒。
張良小時候,路過江蘇省下邳縣的圯橋(邳圯,讀音陪宜),正刮著大風雪,
那時他遇到一位頭綁黑頭巾,身穿黃衣的老人,把鞋子掉到橋下了。
老人看著張良說:「小孩,幫我把鞋子拿上來。」
張良毫無厭煩之意,馬上幫老人下橋撿鞋,雙手奉上。
老人伸出腳來穿鞋,張良更恭敬的幫他穿上。
老人笑著說:「這孩子可以教啊!明天一早來這裡,我有東西要教你。」
隔天一早天快亮的時候,張良就依約前來,老人已經在那裡了,
老人說:「我們約定好了,你卻比我晚到,不能把道傳給你。」
如此跑了三次, 第三回張良先趕到了,且毫無倦怠之意,
老人很高興,拿書給他說: 「讀此書可為帝王師,如果要再求教於我,就到山東省谷城,
山下的黃石就是我了!」張良讀這本書後,能隨機應變,輔佐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
後人稱這本書為「黃石公書」。用此書修身,能修煉氣功,辟谷斷食,進而身體輕盈,得道成仙。
張良屍解離世後,埋葬在陜西長安的龍首原。
西漢末年赤眉之亂,農民組成赤眉軍,到處捕殺官員和軍人。
當時有人挖出張良的墓,只見到黃石枕,石枕忽然凌空飛去,有如流星,卻沒看到張良的屍身和衣帽。
張良登仙位,為太玄童子,常年跟隨太上老君(對道家始祖老子的尊稱)於仙境。
他的第八代孫子張道陵出家修道,於鶴鳴山白日飛升,得道成仙後,到崑崙山朝見西王母,
張良也前往參加盛會。(取材唐代杜光庭《仙傳拾遺》)
注1:大司徒,主管教化之官,與大司馬、大司空並列三公。
注2:辟谷,道家修煉法,不吃五穀以達成仙。
注3:屍解,道家圓滿的形式,修煉得道後,假托一物化為屍,但已登仙,並未真死。
注4:白日飛升,相傳道家得道真人修煉成功後,肉身已修成道體,可帶著道體升天。
第十一篇 聞雞起舞
據《晉書·卷六二·祖逖列傳》載,祖逖(讀音替)字士稚,范陽遒縣( 今河北淶水縣)人,
性格豪邁、為人俠義常救濟貧苦人家,所以很受人們敬重,當時國家情勢內憂外患,
祖逖立志要為國家盡力,平定動亂。
之後他與好朋友劉琨一起在司州任職,因為志向相同,兩人便住在一起,相互砥礪。
當時兩人眼看著胡人南侵,家國殘破, 心裡都非常悲憤,便立志要報效國家。
有一回,祖逖在半夜時聽到雞啼聲,雖然天還沒亮,但他驚覺時間相當寶貴,應該好好把握,
就叫醒睡在一旁劉琨說:「聽到雞叫聲了嗎?我們得趕快起床,把握時間練武吧!」
於是兩人無懼夜裡的涼意,到院子裡舞劍鍛煉身體,每天都不間斷,練就了一身好武藝。
後來祖逖受到皇帝的賞識,被任命為大將軍,帶兵平定動亂,收復許多失土,一償報效國家的心願。
而劉琨則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展現了他的能力。
第十二篇 儒者衣冠適中 學識淵博
魯哀公問孔子說:「先生您身上穿的,是儒者的服裝嗎?」
孔子回答:「我年幼時住在魯國,穿著魯國人穿的寬大袖袍。
長大後住在宋國,戴著宋國人戴的黑布禮帽。
我聽說有德君子需廣泛學習,學識淵博,服裝只要入境隨俗, 衣冠適中就可以了。
我從不知道儒者還有什麼特殊的服裝啊!」( 出自《禮記·儒行》)
注:儒者,研究儒家學術的人,後指讀書人。
第十三篇 司馬光教子
司馬光(1019─1086年)字君實,世稱涑水先生, 北宋陝州(今山西夏縣)人,
是北宋著名的歷史學家。在司馬光的一生中,流傳著許多動人的故事。
尤其是他居官清廉,恭謙正直,不喜華靡的品格一直被傳為美談。
就連他的政敵王安石也很欽佩他的品德,願意與他為鄰。
司馬光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注意教育孩子要力戒奢侈、謹身節用。
當時,為了完成《資治通鑒》這部歷史巨著,他不但找來範祖禹、劉恕、劉攽(讀音般)當助手,還要自己
的兒子司馬康參加這項工作。當他看到兒子讀書用指甲抓書頁時,非常生氣。
因此,認真地傳授了他愛護書籍的經驗與方法:讀書前,先要把書桌擦乾淨,墊上桌布;
讀書時,要坐得端端正正;翻書頁時,要先用右手拇指的側面把書頁的邊緣托起,
再用食指輕輕蓋住以揭開一頁。他教誡兒子說:做生意的人要多積蓄一些本錢,
讀書人就應該好好愛護書籍。
在生活方面,司馬光節儉純樸,「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
但卻「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他常常教育兒子說,食豐而生奢,闊盛而生侈。
他強烈反對當時社會上敗壞的風俗,例如:做事講排場、擺闊氣,當差走卒的穿的衣服和士人差不多,
下地的農夫腳上也穿著絲鞋。而司馬光極力提倡節儉樸實,流傳至今最有名的名言就是「由儉入奢易,
由奢入儉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由節儉的生活變成奢侈很容易,要由奢侈的生活節儉下來就很難了。
在司馬光的教育下,兒子司馬康從小就懂得儉樸的重要性,並以儉樸自律。
他歷任校書郎、著作郎兼任侍講,也以博古通今、為人廉潔和生活儉樸而稱譽於後世。
第十四篇 長孫儉自重人重 清德流傳
長孫儉,北周河南人,本名慶明。他年少時就為人端正,品德高尚,神情嚴肅,雖然在自己家裡,仍能整天保持端莊穩重,周文帝非常敬重他,賜他改名為儉,以表揚他高潔的操守。
後來長孫儉當上了尚書(掌管群臣奏章的官員),曾和群臣一起坐在皇帝身旁陪侍,周文帝對左右的人說:「這位尊公舉止沉靜文雅,我每次和他說話,總會肅然起敬,深怕自己有所失態。」
荊州地區剛歸服時,周文帝授命長孫儉統領三荊等十二州。因為荊州蠻荒之地,民風尚未開化,年輕人不知尊敬長輩。在長孫儉的辛勤勸導下,風俗大為改觀。官吏和人民上書陳請,為長孫儉建構清德樓,立碑讚頌他。(取材《北史》和《周書》)
註:荊州,古代楚國,現今湖南、湖北一帶,古時文化水平較中原地區為低,又稱荊蠻、南蠻,即南方野蠻民族之意。三國時代至南北朝是政治和軍事重地,為兵家必爭之地。(荊-讀音精)。
第十五篇 柳子沉迷聲色 敗光家產
清代在安徽省有殷姓和柳姓兩位富翁,交情很好。
柳富翁病危時,把年紀還小的獨子托給殷富翁,請他代為照顧。
柳富翁的孤兒長大成人後,和一群無賴混在一起,成天賭博豪飲,在風月場中縱情享樂。
殷富翁三番兩次的勸他,甚至痛哭流涕的希望他改過,他依然毫不悔改。
殷富翁見他已經勸不醒了,就派人天天跟他賭博,輸了再教他賣田,
殷富翁就說是幫人代買,用低價買回。之後,柳子賣田地、房子、金銀珠寶……,
沒幾年龐大家產變賣一空,全歸殷富翁所有了。
山窮水盡的柳子只得到親戚家寄食,受不了被人侮辱驅趕,
又到了寺院道觀,但修行聖地也不是收容所,最後只好挨家挨戶的乞食,成了乞丐隊裡的年輕隊員。
殷富翁看他磨煉夠了,才招他來家裡,讓他洗澡吃飯後,
對他說:「還記得從前我對你的勸告嗎?」柳子一聽悲從中來,嚎啕大哭,深切痛悔自己過去的荒唐。
殷富翁說:「 失去的已無法追回了,你就在我這裡努力讀書,將來還是可以有所成就的啊!」
從此柳子改過自新,刻苦求學,過了一年考中秀才。
殷富翁見他已痛改前非,就把以前買進的全部家產點交給他,
嚴肅的說:「以前我見你不聽勸戒,知道你不到山窮水盡不能悔悟,不得已用了『置之死地而後生』
(置身於無退路的絕境, 必能拚命向前,以求生存。)的方法,
之前和你賭博的幾個人是我派去的,買你東西的人也是我假托的。
現在計策成功,你的前途不可限量,老夫才不辜負你父親臨終所托,死後與他相見無愧了。」
柳子聽了恍然大悟,跪下叩頭流淚,感激得說不出話來。(取材清代俞樾《 俞曲園筆記》)
第十六篇 地府銘記偷雞罪
古時候江南一帶有個讀書人,心意正直。正好陰間地府第七殿缺人,玉皇大帝授命讓他暫時主辦。
每隔幾天,他就進地府辦事,只要查看文簿,不用判案。
他看到每個人隨著自己造的善業、惡業,懲罰和福報也各不相同。
每次看見有人自己爬上刀山劍樹,就派左右侍者去救,越救反而他們爬得越快,竟無法挽救。
一天翻閱文簿時,看見妻子有一條罪狀,說是偷了鄰家一隻雞,連雞毛共重一斤十二兩,
他就把這頁折起來做記號。
回到陽間,他質問妻子,妻子還抵賴騙他,他描述地府所見,再問妻子,妻才承認說,
鄰居養的雞吃了她曬的食物,她失手打死了這隻雞,怕鄰家婦人責罵,所以還藏著這隻雞沒敢說出來。
他們把死雞拿出來一秤,斤兩一點不差,就是一斤十二兩,夫妻都感到驚奇訝異,
於是把這隻雞換算成同等價錢,向鄰人賠償謝罪。
不久他再入地府,檢查之前的文簿,折痕依舊,但妻子那條罪狀已無蹤影。
(取材明代《見聞錄白話》)
第十七篇 季札掛劍
季札是周代吳國國君的公子。有一次,季札因為要出使魯國而經過了徐國,於是就順道去拜訪了徐君。
季札是一位非常有氣質涵養的君子,兩人言談之間,徐君的目光一直被季札腰間的一把佩劍給吸引住。
徐君心想季札的這把劍鑄造得不僅很有氣魄,而且幾顆寶石鑲嵌其中,典麗而又不失莊重。
只有像季札這樣的君子,才配得上這把劍。
徐君雖然很喜歡這把佩劍,卻不好意思說出來,只是一直忍不住的朝著劍觀望。
季札知道徐君的心意,便在內心暗暗的想,等到魯國完成出使的使命之後,
一定要再回來將這把佩劍送給徐君。
後來,等到季札從魯國返回徐國的時候,才知道徐君已經過世了。
季札難過的來到徐君的墓旁,把自己的那把佩劍掛在樹上,並在心中默默地說著:「您雖然已經過世了,
但是我內心那個承諾卻還在,今天將這把劍贈予您, 也用這把劍向你道別。」
季札對著墓碑躬身而拜,然後轉身離去。
季札此舉令隨從非常的疑惑,忍不住問他:徐君都已經過世了,您將這把劍掛在這裡,又有何用呢?
季札說:雖然他已經過世了,但我的內心對他曾經有過承諾,我從魯國回來之後,一定要把劍送給他。
做為一個君子講求的是誠信與道義,怎麼能夠因對方過世,就違背做人應有的誠信呢?
季札這種「信」的德行,受到後人無比地崇敬與感動。
第十八篇 惡語傷人 五百世為狗
迦葉佛住世時,有個少年比丘(和尚)聲音清雅,擅長贊唄( 歌詠贊佛的偈頌。唄-讀音拜),
大家都很喜歡聽。有個聲音沙啞的老比丘,少年比丘羞辱他的聲音有如狗叫,
而不知道老比丘已經是個證悟羅漢果位的聖者。
老比丘問少年比丘:「你認得我嗎?」
「我早認識你了,你是迦葉佛時的比丘。」少年比丘回答。
「如今我已證得阿羅漢果,佛門行儀,全都具足了。」老比丘說。
少年比丘聽後才感到驚恐自責。由於他口出惡言,五百世中常出生為狗。
直到遇見捨利弗,才得解脫。
那時有一群商人,前往他國做生意,他們養了一隻狗。
半路休息時,狗偷吃了商人帶的肉。商人們發現後, 氣恨得爭打這隻狗,狗兒被打斷腿,
丟棄在荒野。捨利弗用天目看到這只飢餓垂死的狗,來到狗的身邊,給牠食物,並為牠解說微妙佛法,
狗死後投生到捨衛國的婆羅門(印度貴族)家裡。
一日,捨利弗獨自托缽乞食,婆羅門看見了問他:「尊者一人獨行,沒有沙彌
(出家受十戒,還沒受比丘戒的男子)隨行嗎?」
捨利弗說:「我沒有沙彌,聽說你有個兒子,可以出家當沙彌嗎?」
婆羅門說:「我有一個兒子,叫做均提,年紀還太小,難供使喚,再長大一點,就送你做沙彌。」
到孩子七歲時,捨利弗又來請求,婆羅門就把兒子交給捨利弗,讓他出家。捨利弗為他講解種種妙法,
他很快就開悟, 證得阿羅漢果。
均提沙彌證悟後,看到自己過去世的惡口因緣,又看到他前世是一隻餓狗,被捨利弗恩師所救,
今世又教他證悟果位,脫離苦海。均提沙彌決定今生永做捨利弗的沙彌侍者,以報師恩。
(取材《賢愚經》)
第十九篇 周處除三害
周處除三害的故事可能很多人聽說過,雖然他憑著本事跟勇氣,把
水中的蛟龍以及山上吃人的老虎除掉了,但是當他看到他平安的回到鄉里,
地方上的父老,又陷入不安的氣氛之中時,他明白了,還有一害未除,那就是他自己。
他知道只有把自己的壞行為改掉,鄉民才能安居樂業。
但是一想到自己年歲已大,又沒有好好讀過書,要改過自新,從頭做起,行嗎?
所以也就愁眉不展,不知如何是好?
有一天偶然聽到鄉民談起吳郡﹙今江蘇蘇州﹚地方有一對兄弟,陸機、陸雲很有才學,
對很多事情都有獨特的見解,也很樂於助人。於是周處就決定到吳郡去找陸機、陸雲兄弟,
幫他拿拿主意。到了陸家,大哥陸機外出不在,只有二弟陸雲在家。
於是周處就把事情的始末以及自己的憂慮全盤托出,希望指點指點他。
陸雲聽了之後,就告訴周處說:「古人最重視朝聞夕死這句話。」「不知什麼意思?」
「就是說一個人,只要早上聽到了聖賢的大道理,即使晚上死了,也不覺得虛度此生。
何況你的前途還有希望,所以不要輕易的放棄。
人只怕沒有志氣與目標,而不必擔心美名不會傳揚出去。」
周處聽了之後振奮不已, 從此改過自新,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有作為的人。
所以「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是很有道理的。
第廿篇 呂蒙「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呂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縣(安徽阜南)人,少年時即隨姊夫鄧當渡江。
呂蒙的姊夫鄧當為孫策部將,呂蒙年僅十五六歲即隨軍出征。
鄧當死後,呂蒙代領其眾,隨孫權征戰各地。
與劉表部將黃祖作戰時,呂蒙為先鋒,陣斬陳就,受任橫野中郎將,賜錢千萬,
在赤壁之戰中,呂蒙與周瑜、程普擊敗曹軍,圍曹仁於南郡,曹仁敗走,
進據南郡,晉位偏將軍,任潯陽縣令。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呂蒙初不習文,
孫權開導他和另一個勇將蔣欽說:「你們如今都身居要職,掌管國事,應當多讀書,使自己不斷進步。」
呂蒙推託說:「在軍營中常常苦於事務繁多,恐怕不容許再讀書了。」
孫權耐心指出:「我難道要你們去鑽研經書做博士嗎?只不過叫你們多瀏覽些書,
了解歷史往事,增加見識罷了。你們說誰的事務能有我這樣多呢?
我年輕時就讀過《詩經》、《尚書》、《禮記》、《左傳》、《國語》,只是不讀《周易》。
自我執政以來,又仔細研究了 『三史』 (《史記》、《漢書》、《東觀漢記》)及各家的兵法,
自己覺得大有收益。像你們二人,思想氣質穎悟,學習一定會有收益,怎麼可以不讀書呢?
應該先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以及『三史』。
孫子曾經說過:『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空想,沒有好處,還不如去學習。』
東漢光武帝擔任著指揮戰爭的重擔,仍是手不釋卷。曹操也說自己老而好學。
你們為什麼偏偏不能勉勵自己呢?」
呂蒙從此開始學習,專心勤奮,廢寢忘食,他所看過的書籍,連那些老儒生也趕不上。
魯肅繼周瑜掌管吳軍後,上任途中路過呂蒙駐地,呂蒙擺酒款待他。
魯肅還以老眼光看人,覺得呂蒙有勇無謀,但在酒宴上兩人縱論天下事時,
呂蒙不乏真知灼見,使魯肅很受震驚。
酒宴過後,魯肅感嘆道:「我一向認為老弟只有武略,時至今日,老弟學識出眾,確非吳下阿蒙了。」
呂蒙道:「士別三日,但更刮目相看。老兄今日既繼任統帥,才識不如周公瑾 (周瑜),又與關羽為鄰,
確實很難。關羽其人雖已年老卻好學不倦,讀《左傳》朗朗上口,性格耿直有英雄之氣,但卻頗為自負,
老兄既與之相鄰,應當有好的計策對付他。」他為魯肅籌劃了三個方案,魯肅非常感激地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