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因果故事 (6) 邪淫惡報
第一章 研究因果報應事實的心得
1、筆者自民國七十三年起陸續出版「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一、二、三集以來,由於各地讀者閱後紛紛加以支持,以致該書不斷的再版,目前由筆者出版的部分,第一集已經印到第三十版,第二集「要怎樣收穫就要怎樣栽」已經印到第廿四版,第三集「我怎樣改造了自己的命運」已經印到第十七版,三集的合訂本也印到第六版,此外還有相當數量的雜誌社及出版社陸續翻印這幾本書,其出版的數量,根據筆者粗略的估計,大概可能已經遠遠超過兩百萬本以上。
俗語說:「無心插柳柳成蔭」,沒想到當時為了鼓勵學生和提供友人行善的經驗而出版的這幾本小冊子,出書後居然受到社會一般民眾如此熱心的迴響和支持,他們不僅不斷的加以助印,而且還紛紛參加實際的行善活動,使得這幾年來為數極多的偏遠學校及貧苦的家庭,遭遇不幸的民眾、清寒的學子甚至許許多多的孤兒院都受到更多的照顧和溫暖,看到這些意想不到的豐碩成果,筆者深深感到無限的安慰,筆者認為這是自己一生中所作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2、有關因果方面的看法,筆者曾經在拙作:「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一、二、三集中,尤其是每集後面的部分,均有詳細的闡述,現在謹將其中比較重要的部分,分別補充說明如下:
目前社會大眾有人所以不相信因果,最主要的原因乃是有許多的「反證」或「矛盾」,因此懷疑因果的真實性,關於此點,筆者在「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第一集中「對林博士來信質疑的答覆」一文裏面已有詳細的解說,現在再補充說明為什麼這些反證或矛盾事實上並不成立,而是一種誤解。
第一:一個好人,尤其是大家公認的好人,有時卻遇到車禍,病痛或重大的意外,這時許多人就認為「好心沒好報」因此就不信因果,這實在是一種武斷的偏見,試問一個好人難道就不可能犯過錯?放眼古今中外,請問有那一個人在虛心檢討和捫心自問之下能認為自己一生中所有的作為都百分之百的正確,所言所行的一切絕對都是符合道德的善行,而沒有絲毫的自私自利或害人利己?縱然這一生都沒問題,那麼請問前生曾不曾犯過錯?每年政府公開表揚推崇的好人好事代表,請問那一位敢大膽的說,他過去從來沒有做過一件錯事?
因此一個人,不管是多好的人,如果曾經犯過錯(儘管這些人錯誤比較少),然而基於「惡有惡報」的原則,他們理當必須接受應有的惡報,一俟這些惡報受盡後,才享受應有的善報,那麼這有什麼矛盾呢?至於「惡人沒惡報」的道理也一樣,我們知道一個壞人,不管如何的作惡多端,相信他在過去以及前生中也必定多多少少的曾經作過有益家人、社會或眾生的善事,他所有一切的言行,相信也不大可能百分之百都是不道德的罪行,既然如此,基於「善有善報」的原則,他也理當享受這些應有的善報才是,等到這些善報享盡之後,才開始接受應有的惡報,唯有如此,才是公平合理的現象。
因此佛經云:「為善必昌,為善如不昌,必有餘殃,殃盡乃昌」,「為惡必殃,為惡如不殃,必有餘昌,昌盡乃殃」,基於這種認識,我們就不能隨便根據一個人一時的、短期間內的遭遇就立即武斷的表示沒有因果現象存在。
第二,所謂「善報」或「惡報」應有更一步的看法,我們應該知道,「善報」並不一定全都是積極的,明顯的「喜事」例如升官、發財、登科、得子等等,有時減輕惡報(或劫數)的程度,例如車禍受傷變得很輕微,病痛程度減輕或期間縮短,生意虧本減少,意外災害減少,苦惱的程度減低等等,也都可以說是另外一種方式的善報。此外,所謂「惡報」也不一定全都是消極的,明顯的「劫數」,例如車禍、病痛或種種令人傷心苦惱的事,有時減少善報的程度,例如本應享受高壽的福報,結果卻提早去世,本應享受美好的功名,結果卻名落孫山,本應享受美滿的婚姻,結果卻無法白頭偕老......這些也都可以說是另一種方式的惡報,因此我們也不應以一個好人或壞人一時「沒有」遭受到一般公認的,「應有的」「喜事」或「壞事」,就武斷的認為沒有因果報應的現象,這些都是很明顯的道理。
3、在所收集的資料和個案中,筆者發現絕大部分的民眾都認為要行善必須要用錢,以及有錢才能行善,而且捐出的錢越多,功德就越大。換言之,捐款的大小與所獲的功德是絕對呈正比例的,其實這種觀念並不十分正確,因為捐款是財施,只是各種善行項目中的一種,佛教認為佈施有三種,一種是財施,用金錢或食物或其他物質救助別人;一種是法施,教人明瞭各種道理,勸人為善,使其改過自新,獲得智慧;另一種是無畏施,用自己的時間,自己的力量去服務大眾,安慰別人,使其免除痛苦或危險。
此外星雲法師曾說:「佈施法門多,初品錢財與物質,中品發心力供養,上品隨緣說好話,上上品歡喜與恭敬」,由此可見用錢佈施只不過是最初步,最起碼的善行而已,而其他不花錢而且更有意義的善行可說非常多,因此一般民眾行善的觀念確實需要改進。
高雄有一位黃小姐曾打電話給筆者,她說母親身體不好,脾氣很暴燥,很難侍候,因此家裏的氣氛常常令人很難受,而她自己也因為男友的問題情緒很低落,意志很消沉,甚至常常想要自殺,但是目前又沒有工作,因此沒有錢佈施,要怎麼辦才好,筆者建議她不妨幫忙分發善書,後來她每一個禮拜都將筆者送給她的好幾箱因果的善書設法分別送到各地的寺廟、醫院、車站、郵局及其他公共場所,幾個月後她打電話來表示,作了這些工作後由於覺得心理很愉快,心情很開朗,現在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的消極和悲觀,此外她的母親健康也比過去改進了很多,脾氣也變得好些,因此覺得非常奇妙。
有一位周姓老師曾向筆者表示,她的父親對父母非常孝順,對兄弟姊妹與親戚朋友也非常關心和仁慈,對服務的公司不但極其認真負責而且不貪不取,非常清廉自持,因此被大家公認為大好人,後來他的子孫個個都非常傑出,而且也都非常孝順,成為人人稱羨的模範家庭,可見「百善孝為先」「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矣」,由此可知,能實踐「孝順」「友愛」和「廉潔」的工夫比只是捐款行善的功德還大。
4、用財物佈施行善雖然很有功德,也非常方便,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問題,(由前面無數的實例可以證明)。不過我們必須強調,財施並不是萬能,它不能幫我們解決所有的一切的問題,原因是一個人如果過去所犯的業障非常嚴重,例如謀財害命、貪騙別人鉅款、或虐殺生靈,以致與眾生結成血海深仇,造成極大的怨恨,則來生儘管經常佈施財物,甚至將此功德迴向給冤親債主,然而這些被害者如果由於結怨太深而不願輕易和解,或者這些佈施份量與過去的罪過根本不成比例,這時便無法發揮將功抵過的彌補作用,那麼這些佈施自然就很難(或不足以)幫助問題的解決。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同樣的捐款行善,有人很快就有明顯的福報,有人卻效果不彰,甚至毫無感應,其道理在此。因此我們千萬不可做傷天害理的壞事,以免與眾生結成深怨,否則將來不僅要受國法的制裁,以後來世也絕對難逃可怕的報應。
5、行善一事可以說是「願或不願」的問題,而絕對不是「能或不能」的問題,因為一個人只要具備善心或助人的意念,那麼只要對於需要幫忙的人施予援手,則不管是用物質或精神,只要使這些不幸的人得到溫暖、安慰、喜悅或智慧,便可以說是一種善行,因此對一個飢餓的災民施予麵包、衣物、醫藥、金錢固然是善行,給他一個親切的微笑、關懷、握手、鼓勵、希望、信心和理想,等等精神方面的支援,也同樣是善行,這種善行甚至比前者更可貴,更有意義。
因此行善不一定要用財物,何況要從事財施,每次也不一定要用很多的錢。目前有很多人都誤會,認為要行善必須要有很多錢,因此認為應該等到將來賺了大錢以後再來考慮行善,這種想法實在是似是而非,因為行善不一定要一次佈施很多的金錢,只要量力而為一次一百、兩百,甚至五十元、十元都可以佈施,而且都有相當的功德,事實上功德的大小並不一定與佈施金額的大小成正比例,而是視佈施者的發心程度而定的。
一個出賣勞力的工人,平常生活很困苦,這時如果看到一個比他更不幸的人,那麼他只要節省一百元或五十元來救助對方,或者撥時間去照顧對方或服務大眾,這種功德也要比那些腰纏萬貫日進斗金的富豪動輒捐款幾千或幾萬,要大得多。此外,我們千萬不要存有「善小不為,為之亦無用」的錯誤想法,須知許多小善足以累積成為大善,無數的小功德足以累積成為大功德,所謂「積沙成塔,集腋成裘」,因此千萬不要忽視平常點點滴滴的努力。
一個人如果能夠發心每月或每週甚至每日都能日行一善,則長期累積的結果,將來必定極為可觀。因此行善乃是一個人肯不肯做的問題,而不是有沒有能力的問題。
6、有些人長期參加行善的工作,常常感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回饋,內心也覺得很愉快,不過如果一旦遭遇到一些很不如意的事時,則往往令人信心動搖,甚至懷疑一向所作的善事是否妥當,是否值得繼續下去,這種想法可以說是人情之常。不過如果經過冷靜的檢討,結果認為這些善事確實對社會人群或世道人心有益處,則應當堅定信心,千萬不要因一時的挫折就心灰意冷,否則為德不瘁,功虧一簣,那就太可惜了。
記得兩三年前,筆者有一次出差時忽然發生車禍,當時筆者駕駛一輛一九七六年份的裕隆老爺車在嘉義至新港的途中,一輛幼稚園的娃娃車為了搶越車道忽然由側面衝到車前,由於一時措手不及加上汽車老舊,剎車效果不佳,因此竟然撞上了對方的車子,而且將它撞倒在路旁。車裏的小孩出來後個個嚇得哇哇大哭。
當時目睹自己撞爛的車頭,以及對方人車一片混亂與哭叫的場面,心中感到無限的歉疚與難過,幸虧不幸中的大幸則是娃娃車上的十幾個小朋友和護送的老師,除了頭部和手部有點擦傷之外,都沒有骨折或內傷,他們經過兩三天的住院觀察後也都沒有腦震盪的現象,而筆者的眉毛處除了縫了兩針之外,也沒有其他的問題。
事後在開和解會議的時候,對方的代表向筆者表示,這一個肇事地點可以說時常發生車禍,而且很多次都造成命案,所以他們當時接到消息說是幼稚園的車子在該處出事後,心裏就十分擔心事情可能不妙,後來據隨車的老師說,校車在被撞後翻轉時,路旁剛好有一根廣告的大柱子,車子也就剛好傾靠在這柱子的半腰,後來由於柱子支持不住才與車子一齊傾倒下來,由於傾倒的速度非常緩慢,因此車中的乘客傷勢也就減少到最小的程度,這實在是一種奇蹟,如果不如此,那麼後果實在是不堪設想。
這次車禍,由於受傷的小朋友和老師都有平安保險或勞保,因此筆者也就免除了一筆可觀的醫藥費的負擔,後來汽車的修理,除了保險公司的理賠之外,筆者一共也只負擔了兩萬元,說起來大致可以說是有驚無險逃過一劫。事後有些人曾經表示,筆者曾經寫過三本非常風行的善書,勸化無數的世人,平時又主持一個慈善團體協助了許許多多偏僻的學校和不幸的家庭,照理說功德相當不小,但是怎麼還會發生車禍,因此感到很懷疑。筆者對於此事也曾經一度感到耿耿於懷,無法平衡。
後來一位法師向筆者開示:一個人不管做了多大的善事,積了多少的功德,一旦遇到了命中註定的劫數,大都還是無法完全逃避,不過這時候,卻可以使受苦的程度依其功德的大小加以酌量的減輕,因此行善絕對不是沒有效。試問,如果不是平常做了不少的善行,那麼這一次的車禍能夠如此奇蹟似的化險為夷,平安無事嗎?因此我們千萬不要有錯誤的觀念,認為做了善事就可以永遠不會有意外或劫數發生。
過去唐朝玄奘大師到西方取經,回國後又將這些經典全部翻譯成為十三部經典;這種了不起的弘法事業,功德之大可以說是無以倫比,然而大師在臨終之前卻也渾身病發,痛苦萬分,後來忍不住痛苦,就開始懷疑自己翻譯的經典內容是否有錯誤或不當,後來佛祖顯化向他指示,他所以會有這種可怕的果報並非翻譯的經典有問題,主要還是因為他在過去生中有一次當國王,在位時向老百姓徵稅過重,使百姓的生活困苦,因此現在必須接受這種痛苦的報應,這件事足以提醒我們千萬不要隨便做出害人或有違道德的壞事來,否則將來必定要自作自受,付出應有的代價。
同時也不要認為只要行善,則過去所有的惡因便會一筆勾銷,這是不可能的,正如一個人如果曾經向銀行借錢,事後難道能夠藉口說我現在已經作了很多善事,就可以要求銀行將這一筆借款勾銷,或者可以賴帳不還嗎?職是之故,佛經上說:「菩薩畏因,凡夫畏果」是有相當的道理的,不過話說回來,一個人如果熱心行善,對社會貢獻特多,人人感動佩服,則縱然曾經向人貸款,則期限到時,債主也大都會對他很客氣,不致於嚴厲催討,可以通融延期歸還,或分期付款,甚至債主在感佩其善心之餘,還可以減少債款,甚至進一步完全放棄這項債權,以示尊敬。行善的結果所以能夠消解冤孽,減少惡報的程度,而長期熱心行善的結果,可以逢凶化吉,使劫數消彌於無形,其道理也可說與此相似。
7、英國哲學家休姆在一七三九年曾發表一篇「人性論」的文章,文中指出普遍為人接受的因果關係的觀念是錯誤的,因為我們常認為是「因」的事件總是發生在我們認為是「果」的事件之前,而且兩者在時間上接近,事實上兩事之間的因果關係「只是思維習慣而已」。
今天有不少的社會人士,尤其是高級知識份子對於因果的觀念也都抱同樣懷疑,甚至排斥的態度,認為因果觀念根本就是一種迷信,不值一提。筆者認為一種觀念或看法是否能夠成立,並不能完全根據純學理的判斷,或只是依據自己的經驗來加以推論,而應該根據更客觀的求證和更多方面的探討,才能獲得可靠的結論。
筆者根據這幾年來的觀察研究,以及長期體驗的結果,現在深深感覺到宇宙間因果的現象是存在的,而且越加以研究,就越覺得它的真實性。同時也深深體會到大科學牛頓為什麼會說:「有限的知識容量常使我們遠離上帝,增加知識的容量後又常使我們回到上帝的身邊。」為什麼愛因斯坦在年輕時並不信神,但年長後卻愈來愈相信上帝的存在。他在臨終前為什麼要說:「宇宙是神祕的,上帝是存在的」。為什麼達爾文在去世前會說:「我觀察這個世界,尤其是人類的特質,我不贊成『世界是任由無目的的力量來支配』這種武斷的看法。
事實上,這個世界,無論是善或惡,必然有一個無所不在,巨細無遺,遍及宇宙的定則存在其間」,此外,我也深深體會到為什麼柏拉圖在其不朽的名著「理想國」中會指出:「凡人在世有一罪者,在死後當受十倍的懲罰,凡人在世公道而勇敢者,在死後每一項亦受十倍的報酬」。......此外還有許許多多偉大的智慧人物,他們為什麼都幾乎不約而同的相信宇宙間冥冥中,有一個維持秩序與正義的主宰和力量存在。今天世界上主要的一些宗教莫不一致強調不可做害人利己的事,以及人死後好人上天堂,壞人下地獄的因果觀念,而且全世界超過五十億的人口中,一大半以上均相信宗教以及上述死後賞善罰惡的說法。
此外我們的老祖宗,幾千年來也一再的諄諄告誡後代子孫「積善之家慶有餘」及「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教訓,由此種種看來,因果報應的現象,相信是很正確的,而不是迷信的或錯誤的。
8、最近幾年來,筆者接觸了許許多多的讀者,以及眾多因事求助的個案,後來發現一個人如果有長期困擾而無法解決的問題,則除了本身應努力加以克服之外,如果能夠發心作一些善事,結果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大都發現困擾的情況會有明顯的改善,有些甚至戲劇化的迅速獲得解決。(例如患有兩個癌症的人後來都透過努力行善而得救,詳見拙著因果第三集)
因此我們可以由此得到一個寶貴的教訓:人的命運是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來加以改善的,因此千萬不要相信宿命論,不要事事都聽天由命,逆來順受,認為這是命中註定無法逃避的劫數。相反的,我們應該堅信「人定勝天」「天助自助」「自助人助」的道理,進而憑著自己的努力來開創自己的命運和前途才是。
根據這幾年來的經驗,筆者發現行善的結果非常奇妙,一個人如果能夠長期熱心行善,並注意修持,則由於「無債一身輕,無罪自由身」,沒有冤親債主的糾纏,能輕鬆愉快、消遙自在,結果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當前的問題,而且還可以進一步幫助我們實現各種的心願。
由於這方面的證據實在太多,而且極為真實,基於相信證據的科學態度,實在令人對此不得不相信。因此,如果你想婚姻要更美滿,孩子要乖巧,身體要健康,外出要更平安,學業要更進步,事業要更順利,生活要更快樂,凡事要更理想......,那麼,除了多多用心,努力以赴之外,希望同時能夠多行善,多奉獻,多做些有益社會的事,相信不久便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行善實在可以說是開啟快樂幸福和改變命運的一把鑰匙。這是筆者這幾年來最大的一個心得。不過話說回來,行善一定要發揮雪中送炭的功能,同時對慈善團體應該先調查了解,只有組織健全,信用卓著的慈善團體才應該加以支持。此外,如能資助具有勸化民心,導正觀念的出版或文教慈善活動,以發揮「救人先救心」的作用,則更有意義。
9、近年來,社會風氣日益惡化,政府只好施展鐵腕,大力加以整頓,這種大魄力的措施固然可以收效於一時,然而卻很難收到治本的效果,孔子說:「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以之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因此光靠「政」與「刑」的嚴格取締措施和刑罰,結果被抓到的人可能只有自認倒楣而已,不會感到違法是羞恥,因此根本無法消彌犯罪的風氣。
筆者認為根本之道,必須全面整頓社會上各種不合理的制度,而且趕緊改變目前以升學掛帥的畸型教育,徹底改善教育與社會的環境,大量減輕中小學教師的負擔,提高他們的榮譽感和責任心,同時認真而徹底的腳踏實地實施生活倫理與道德的教育,使人民真正明暸道德的觀念和因果的重要,使每一個國民都不僅不敢(也不願)做害人利己的壞事,以免將來自己和後代子孫受到可怕的惡報,而且知道如何修身養性,能夠不貪(不簽六合彩,不賭博,不偷,不搶,不騙)不瞋(不懷恨不嫉妒,不亂發脾氣)不痴(不沉耽毒品或惡習,不執迷不悟),此外還會進一步去佈施行善,服務社會,造福人群。唯有如此,目前的治安才可能獲得徹底的改善,安和樂利的理想社會才可能早日獲得實現。
10、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費洛成為億萬鉅富之後,由於未能獲得社會的敬重而常常悶悶不樂,後來一位顧問告訴他,如果要世人尊敬和肯定,應當對社會要多加奉獻和回饋,洛氏聽了之後即大量散財,不斷捐助公益文教事業及慈善團體,對社會人類作出極大的奉獻,因此後來也就逐漸嬴得人們普遍的推崇和盛譽。
由此可知一個自私自利對慈善活動一毛不拔的人,不管他的財富有多少,地位有多高,而且不管他相信什麼宗教和如何的虔誠,都不可能贏得別人的尊敬;反之,如果能夠對社會人群作出貢獻,則不管他信什麼教,或有沒有信教,那麼這種「善行」也會博得世人衷心的景仰和稱讚,而且如果奉獻愈多,就顯得愈偉大,一個偉人偉大的程度可以說與其奉獻的程度成正比例,而與其財富的多寡和權勢的高低可以說毫無相關。
古今中外有無數聲勢顯赫的帝王貴族,及富可敵國的財閥巨賈,試問其中有幾個人是被世人所推崇和懷念的?而世上大家所公認的偉大人物,例如國父、林肯、居禮夫人、史懷哲、裴斯塔洛齊、德蘭修女、證嚴法師、卡內基、愛迪生......等等,那一位不是奉獻最多或最不自私的楷模?一般人大都只會羨慕偉大人物的成就和榮耀,然而卻都忽略了他們成功的背後所作的犧牲奉獻,默默付出和長時間勤種善因的過程,這是一般人的通病。
事實上這些長期奉獻和默默付出的善行正是所有偉大的人物他們共通的特質,因此他們的成就絕非得自僥倖或偶然,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穆罕默德曾說:「一個人真正的財富乃是他在人間的德行」,老子說:「唯其不私,所以能成大私」,因此對社會奉獻最多,行善最力的人,將來必然最為「富有」,這時不僅可以獲得世人的欽敬,而且可以享受最大的福報。朋友,你想,這是不是人間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11、最後筆者還要強調的一點就是,行善雖然很重要,但是瞭解應該怎樣去行善,何種善事最有價值,為什麼要行善,以及如何去修持來配合行善以便獲得最大的效果,這些根本問題的認識也是極為重要,蘇格拉底曾說:「知識即德行」,可見要行善必須先由知識或智慧來引導,有智慧才能表現出真正合理的善行,如果沒有智慧,則其善行很可能是盲目的,衝動的,是無法持久的。
因此實踐善行與學習智慧兩者應當兼顧並進同樣重視,倘能如此「知行合一」「福慧雙修」,則他日必可超凡入聖,成為最理想的完人。
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第四集—我為什麼相信因果的現象
第二章 燃千燈的國王
久遠劫前,太平盛世的一位聖王,名叫虔闍尼婆梨,統領著八萬四千個城邦的大國,國家康樂富足,百姓皆視他如再生慈父。國王心想自己雖擁有那麼多權勢和財富,心中卻總是無法真正的平靜快樂,如果能聽聞佛法,就算付出傾國的代價也值得。於是宣召天下,尋覓能講經說法的善知識。
此時有一位婆羅門進宮求見,自稱能說法滿國王心願,國王聽說後立刻親自迎接,向婆羅門作禮,請他上座。婆羅門說:「我的法是費盡一生,走遍天下才得到,不是隨意能得」。而國王誠懇的說:「我這一生,從未曾聽聞佛法,常引以為憾,即使只有一偈半句,我都願意付出任何代價」。於是,婆羅門答道:「既然如此,那麼希望國王能於身上剜千洞注油燃燈,以燈供養,我就為您宣說。」國王求法心切,歡喜踴躍,但他的臣民,卻哀傷苦惱,請求國王:「全天下都仰仗您的慈悲,有如孩兒仰賴父母,您若是燃身千燈,我們就要失去依怙。」然而國王上求佛道的願心已定,勸慰大眾勿憂惱,將來成佛時,必當以智慧光明照悟眾生,遠離煩惱黑暗。
於是國王請來旃陀羅剜身置油燭。婆羅門此時高聲宣說佛法:「常者皆盡,高者必墮,和會有離,生者皆死」,國王聽聞佛法心中歡喜,即點燃身中油燈,供養法寶。剎那間大地震動,人天悲歎。此時婆羅門現回帝釋天身份,向國王問道:「大王現在極端痛苦,是否心生悔恨?」國王回道:「我心中聞法歡喜無有悔恨,如果所說是真實,身即平復。」說完,國王的身體即恢復如初,在旁哀傷啼哭的人天皆轉憂為喜,禮拜讚歎國王這般為法忘軀,精進求道的菩薩行!
【省思 】一般人可能會為了美食、好衣、好名、財富用盡心力,認為追求這些,能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然而財色名食睡終究是過眼雲煙,真正恆久的快樂,來自真理的慧觀及對自心的觀照,能讓我們擺脫欲望的煩惱,安定身心,不再陷於隨境遷流中受苦輪迴。智慧的人,了達此理,所以對於能轉化煩惱的真理信受恭敬,猶如燃燈求法的國王,對真理的慕求,表現了最大的恭敬,更讓許多有緣無緣的人能因聽聞佛法離苦得樂。
恭敬佛法、弘揚佛法的發心,全在於對真理的肯定、信心以慈悲心普惠一切有情的。
第三章 廠裡有的,我家都有
一天下午,一位五十多歲工人師傅模樣的人,在一位老居士的帶領下,來拜見妙法老和尚。他像老相識一樣,一進門就笑呵呵抱拳拱手,衝著師父鞠了三個躬,也沒等讓坐就回身坐了下來。一看就知是個爽快人。
師父問他:「是不是因為腰疼才來的呀?」 他有點驚奇:「師父您真神了,我還沒說您就知道了。」說著站起身,背向師父撩開了後背的衣服:「您看我的腰」。他腰上扣著一圈用機器上的平板輪帶製作的護腰,約十五公分寬的。他坐下後接著說:「我帶這東西快十年了,醫院說是腰肌勞損。這種病吃藥打針都沒啥效果,只能靠這護腰護著點,否則連腰都直不起。冬天春天還好一點,到了夏天受的罪就別提了,這全是我年輕時幹活不要命累的。聽我這位老朋友說,您是位活菩薩,求您救救我吧!您要是把我的腰治好嘍,我天天給您燒香,一天磕一百個頭都行。」說罷又衝師父抱了抱拳。
妙法老和尚笑了笑說:「我一不是菩薩,二不會治病。我要是菩薩,咱倆還能坐在這兒說話?如果我會治病,我應該去醫院裡應診。你的病好與不好,決定權在你自己。因為『解鈴還需繫鈴人』嘛。現在我問你,要是讓你戒煙、戒酒,戒偷盜,再把肉也戒掉,你能做到嗎?」 只要我的病能好,叫我戒什麼都行。可是我沒有偷,也沒有盜呀!」「你的腰除了有疼痛感外,是不是感覺很沉重?」「對,好像腰上壓著幾十斤重的東西。」你有沒有偷過單位的鐵合頁、螺絲、釘子?都是整盒裝的。」他一下子愣住了。稍後,點點頭說:「有這回事,我是單位的鉗工。近水樓台先得月嘛,現在誰不沾點國家的便宜,這能算偷嗎?連我們廠長也沒少往家裡拿東西。」妙法老和尚嚴厲的說:「把國家的財產拿回家不是偷盜是什麼?你是正大光明拿走的嗎?是不是裝在空飯盒裡往廠外帶呀?」這一問可把這位工人師傅嚇住了,瞪著一雙大眼盯著師父說不出話來。老和尚接著說:「不光這幾樣。還有鉗子、螺絲刀、鐵絲。你還用廠裡的白鐵打自家的煙筒、做土簸箕,用盤條做爐通、火筷子、火鉤子,還有…」他突然打斷妙法老和尚的話說:「師父,您別講了,廠裡有的,我家都有。不過,您是怎麼知道的?」「就是它們壓得你直不起腰啊!」 再看這位工人師傅,已沒有了剛進來時的豪爽。我突然覺得這書房倒有點像公安局的審訊室。你看他可憐巴巴的,像個洩了氣的皮球。
他小聲說:「我拿走的東西並不都是自己用,也沒有賣掉換錢花,大都送給親朋、鄰居了。老百姓工資都不高,反正是公家的唄,不拿白不拿。我是鉗工,有點手藝,會幹點活,和倉庫保管員互通個有無,幫個忙唄,這在廠裡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根本沒覺得這是偷盜。今天聽師父這麼一講,如同晴天打雷一樣,把我給震住了!真是老天有眼哪!我偷的東西怎麼您都知道?它們又怎麼都壓在我的腰上?這真叫惡有惡報!我說這些年怎麼越治病越重呢,還不是東西越偷越多造成的。今天我算明白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為』這句話是真的啊!我現在就向您保證,從今天開始,決不再抽煙、喝酒、吃肉了。決不再貪國家一點便宜了。我這個人從來說話算話,明天我就去請佛像供起來。師父,我該買點什麼佛書看好,真恨自己為什麼不早幾年信佛呢?那該少做多少壞事啊。」
我真沒想到這個人悟性這麼高,聽著他自己這番悔過般的表白,我心裡可以說是法喜充滿,看得出師父也是同樣的高興。我說:「我送你一些佛教書籍先看著,你還可以去寺院的佛經流通處去請。」他謝過後又問:「我以前拿過廠裡那麼多東西怎麼辦?要不,我折成錢還回去?」妙法老和尚說:「你要是這樣去還,麻煩可就大了。心裡知道懺悔,罪因也就消除了。至於向廠裡還債,可以採取義務為廠裡多做貢獻的辦法去補償。同時,要多向你身邊的親朋現身說法,使他們也能不再貪占國家的財產。這就是知過必改,既知即行,一定可以將功補過。」
臨走時,他雙手捧著一簍佛書鄭重地對妙法老和尚說:「您等著瞧好吧,我要是不變一個人,就對不起您。」半月後,他又來了一趟。進門就在我家佛像前叩頭,站起來後,他撩開衣服給我看護腰沒有了。還沒等我問,他就快言快語地說:「我從這回去就覺得病好了一大半,我把答應妙法師父的事一一照辦了。原先的酒櫃我重新油了一遍漆,改成了佛台和經書櫃,並請來了觀音像。現在,我每天都看經書,佛經講得實在是太好了!如今我是心寬了、氣順了、病也好了!這些日子我們家天天像過年一樣高興,真感謝妙法師父啊。」我聽後打心眼兒裡為他高興,這位老兄真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啊!
第四章 恐黑症
一天,一位四十開外的女居士,在她先生的陪同下來拜見妙法老和尚。她說自己從小開始,一到天黑就害怕,沒有開著燈的房間根本不敢進。所以,快到天黑時她會把家裡所有房間的燈都打開,不然天黑之後,她連進屋開燈的勇氣都沒有。即使這樣,如果有東西滾落在床下或傢俱下面,她也不敢伸手到黑影裡面撿,因為她只要一見到黑暗就毛骨悚然。從小到大,跑過多家醫院,見過許多專家,都是花了錢問不個病因來。一直也就無法治癒,非常苦惱。
師父說她的前生是個男人,家裡窮得連點燈的油都買不起。在他們村的村口,住著一戶善良人家。一到沒有月亮的晚上,這家人會將一隻油燈掛在門外,用來給夜行人照路,免得行人因看不清路而害怕。同時在黑夜裡也向路人指示村子的位置。這個人因貧窮而起盜心,經常在深夜時將油燈裡的油偷走。油燈熄滅後,夜行人就會心生恐懼,辨不清方向。如是因,如是果,今生她就會患上恐黑症。
這位女居士聽後深信不疑,不過她擔心前生種的因,現在還能不能治好。師父告訴她,這段因果說破了,也就了了,這也是你今生唸經念佛的感應。如同你長了個癤子,等熟透了,就該擠破了。妙法老和尚又叮囑她拜七部《梁皇寶懺》懺悔罪業。女居士心悅誠服的離去了。
本文摘自《現代因果實錄》
第五章 金毛大公雞
有位姓章的農民患肺癌,兩家醫院均告不治,並讓其家屬準備後事。他的一位親戚知道我在家研習佛教,遂帶章妻來我家,想求助於佛法。巧遇妙法老和尚剛好在此,她們就懇求師父慈悲救助。
妙法老和尚問:「病人殺業太重,尤其殺雞最多,對嗎?」章妻答:「對,我丈夫喜歡煎炒烹炸,村裡的喜事喪事,全找他主廚。他嫌別人殺雞不利索,刀工不好,全是自己幹。每次辦事還不都得殺它幾十隻,血都染紅了道邊的水溝。」
妙法老和尚又問:「你們是否偷著殺過別人家一隻大公雞?這隻雞脖子上的毛是金黃色的,身上的毛是褐紅色的,尾巴上的羽毛是墨綠色的,閃閃發光。它昂著頭足有半米多高,非常雄壯、好看。」
章妻聽後大驚失色,撲通一聲跪倒,磕起頭來:「哎呀,老菩薩呀!我們哪知道殺雞有罪呀!度荒年沒吃沒喝,天天餓著肚子,鄰居家的大公雞飛到我們家來了,我看他們家沒人就偷偷殺著吃了。老菩薩有眼全看見了,這叫惡有惡報呀!以後再也不敢佔人家便宜了。度荒年我們還偷過隊裡的飼料,也都當飯吃了,還偷過地裡的莊稼。我現在知罪了,都是我慫恿老頭子幹的,減我的壽吧!讓我替他死吧!……」她邊念邊哭,感動得我也要掉眼淚了。沒想到這位婦女悟性這麼高,真是一點就透,樸實的語言,真誠的夫妻感情實在難得。我急忙把她攙扶起來,請她聽妙法老和尚開示。
師父也有些激動,說話的聲音有點發顫:「你剛才的哭訴就是真正的懺悔,回去也要讓你丈夫好好懺悔,今後絕對不可再殺生。去寺院請一部《地藏經》,為你丈夫殺害的雞念四十九遍,回向給他們,最好讓你丈夫自己也能念《地藏經》。關於偷殺的那隻雞,它是雞中之王。是不是殺了那隻雞後你丈夫就有了頭痛的毛病?」
章妻想了想,肯定地說:「是,是。還真是從那時起他開始頭痛,好兩天,壞兩天,吃什麼藥也不頂事。」「那隻雞始終站在你丈夫頭上,雞的兩爪時不時抓進他的頭皮,有時還用嘴叨你丈夫的腦門,能不疼嗎?給這只公雞在寺院裡立個牌位,你們也為它念七遍《地藏經》,再加上僧人助你們超度,它可能超生天上,成為一隻鳳凰。」「師父,我們識字不多,念不下來怎麼辦?」「唸經是救你丈夫命的,對你也有很大好處,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找人問嘛。實在不會念,可以花錢請人念,但總不如自己念好,功德都是自己的。注意超度期間,應斷一切葷腥,所有的肉食,蔥、蒜、韭菜,酒和香煙,最好一律戒掉。因為用腥臭的嘴唸經,就不會有天人、鬼神等眾來聽,眾生不能受益,也是對佛法的不恭敬。你還有何功德?雞如果超度不走,你丈夫的病就不可能好。如果能守戒,佛菩薩一定會加持你們的。」
章妻又問:「我丈夫現在已報病危,隨時都可能死,唸經是不是來不及了?」妙法老和尚回答:「你丈夫如果不殺那麼多雞,壽命本不當盡,殺生減壽嘛。因為剛才你發自內心的懺悔,已有轉機。真誠的懺悔能夠消除罪業,你丈夫如果也能真心懺悔,唸經念佛,一定會轉危為安,要抓緊嘍。」
章妻回到醫院後,發現她丈夫竟奇跡般地坐在床上。一問才知道,剛才他一下子吐了兩個半痰桶的白痰,胸口不敝得慌了,這是病重以來第一次自己吐痰啊!章妻異常興奮,把巧遇妙法老和尚的事悄悄向丈夫說了一遍,丈夫也是又驚又喜。第二天便決定出院回家了,她們對醫院說:「反正你們也沒法治了嘛!」
沒過多久,這個本來要死的肺癌病人,竟然奇跡般地出現在自家的大門口,修起了自行車,引來本村許多人圍觀詢問。後來下雨房子漏了,他又爬上房補漏,讓村民驚詫不已。
本文摘自《現代因果實錄》
第六章 因 果 報 償 法 則
若問前生事,今生受者是。若問來世事,今生做者是。娑婆世界一切的眾生,無量劫來迄至於今,在六道中生死輪迴不斷。各自所遭遇的貧窮富貴、吉凶禍福、智慧高低,果報各不相同。在緣起緣滅的不同時空裡,償受著不同的善惡果報,相對的處境和際遇也有所差別,造就了娑婆世界中,種種不同的因果報應現象。然而這些不同的因緣果報從何而來?皆由眾生自身的身口意,所造作的一切行為中來。也就是所謂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的因果定律。古往今來不論是凡夫俗人乃至王侯將相,任何一個眾生,皆無法脫離因果法則的報償定律!因果法則是整個六道輪迴架構中,眾生在六道中升墮所依循的不變定律。這個因果定律,並不會因為你相信或不相信它而有所變異。正所謂:『善惡業報,如影隨形,非是不報,時候未到。』欲得何果種何因,善惡禍福皆由己。但看眼前受福人,前世修來今世受。若是寸善皆不修,請問善果何處來?眾生唯有透徹明白整個因果法則的情況下,循籍著這個因果定律去創造美好的未來,乃至脫離生死輪迴,解脫六道束縛,出離三界。
地藏菩薩本願經云:「四天王。地藏菩薩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若遇邪婬者,說雀鴿鴛鴦報。若遇惡口者,說眷屬鬥諍報。若遇毀謗者,說無舌瘡口報。若遇瞋恚者,說醜陋癃殘報。若遇慳吝者,說所求違願報。若遇飲食無度者,說飢渴咽病報。若遇畋獵恣情者,說驚狂喪命報。若遇悖逆父母者,說天地災殺報。若遇燒山林木者,說狂迷取死報。若遇前後父母惡毒者,說返生鞭撻現受報。若遇網捕生雛者,說骨肉分離報。若遇毀謗三寶者,說盲聾瘖啞報。若遇輕法慢教者,說永處惡道報。若遇破用常住者說,億劫輪迴地獄報。若遇污梵誣僧者,說永在畜生報。若遇湯火斬斫傷生者,說輪迴遞償報。若遇破戒犯齋者,說禽獸飢餓報。若遇非理毀用者,說所求闕絕報。若遇吾我貢高者,說卑使下賤報。若遇兩舌鬥亂者,說無舌百舌報。若遇邪見者,說邊地受生報。」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眾生所造作的一切善惡的業因,將來因緣成熟,果報還須自受。因此眾生對於自身的身口意的造作,應當更為小心謹慎。
每個眾生在六道中,每一世都造作了很多不同的業因,不論是善因或者是惡因。所以在每一世的輪迴中,產生了不同的因緣果報。曾經在人天享福,也曾經在三惡道中受苦。如此在六道中輪迴不休輾轉生死。這些不同的果報,都是自身所造的業因,所感召得來的。因此唯有了解因果法則,才能善用它而不被束縛。眾生除了廣種福田外,也須勤修智慧,才能明善惡辨是非,無為而為才能解脫生死輪迴。因此佛陀告訴我們要『福慧雙修』!為什麼?從前有兩個兄弟隨佛出家。哥哥每天精進持戒,打坐參禪,卻忽略了隨眾作務,只勤修定慧,少種福田;弟弟則是勤勞工作,布施濟眾,廣種福田,但不能守持如來清淨戒律,多有毀犯。後來哥哥往生之後轉世為佛陀的弟子,修得了羅漢道,而弟弟卻投生到大象群中,成為了象王。這頭象因為前世布施修福,這一生有大福報,不但色澤美麗光滑,而且是力大無比。因此國王非常寵愛牠,把牠封為「百戶王」,並用金銀珠寶把牠裝飾起來,派專人特別照顧這頭大象的飲食起居,讓牠過著舒適奢華的生活。然而修成羅漢的哥哥情況就不同了,一次國內饑荒,羅漢哥哥他衣衫襤褸,延路化緣托缽七日,皆空缽而返。一日,羅漢哥哥在路上托缽時,看到前世的弟弟投身在畜生道成為一頭大象,但卻身套綾羅綢緞,匹掛瓔珞珠寶遊行街道,城中百姓都以美味佳餚來供養牠。羅漢哥哥知道過去世他與這頭大象的因緣,於是在黃昏時到大象住的地方,有感而發的對大象說:「我和你前世都有罪業,你好好回憶往事吧!」大象蒙羅漢哥哥加持,當下回想起過去世的種種因緣。大象自知前世所造的罪業不禁落淚,從此絕食、憂愁不樂。國王知道後非常著急,便派人查明原因,才知道日前黃昏有一沙門撫摸象耳,喃喃自語,當夜大象就不再進飲食了。「那沙門到底說了什麼?」國王有點憤怒的問。「沒有聽清楚他說什麼。」象王的守衛回答。國王立刻吩咐衛士:「你馬上帶幾個人去請那位沙門過來一趟。」不一會兒,衛士便將那位沙門請來。「尊貴的沙門,請問您跟我的象王說了什麼?牠自從見了您之後,就悶悶不樂不再飲食。」國王著急的問著。沙門回答:「我只與牠說我和你過去都有罪業,並沒有多說別的。」沙門並向國王說明他與大象過去的因緣,國王聽了以後,深深體會到因果報應,果然絲毫不爽。後來就流傳著這麼一首偈:「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由此可知修福報與智慧對眾生而言是同等的重要。因果的架構是報償法則,它是隨著眾生身口意的行為造作,而起不同的分別果報,眾生的身口意的行為造作,才是解脫或者輪迴的最終主宰。
第七章 何謂因果報應與因果律
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的一套因果理論,內容不盡相同,對某些事情的觀點,甚至存在著相當大的歧異。由於佛教對於因果報應有一套圓滿而透徹的看法,本書將依照它的理論,做為探討因果的根據。 佛法中的因果理論,內容很廣。本書所要討論的因果報應,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簡單的說,「因果報應」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律」就是因果報應的一套規則與定律。
詳細說,屬於惡的行為主要的有「十惡」、「五逆」。每種惡行,各有它應受的惡報,而且依照惡行輕重而有差別:做「十惡」最重的,死後入地獄受苦:中等程度的,死後轉生為畜生受苦;較輕程度的,死後生餓鬼受苦。當受完上面苦報後,再出生為人時,則分別受下面的果報:
一、殺生:會得多病、殘疾、短命、多禍殃、骨肉分離等果報。〔將人或動物直接或間接加以殺害,屬於殺生惡行;若加以刑打、虐待、傷害,則屬類似於殺生的惡,得類似果報。〕
二、偷盜:貧窮;或財產其他人共有,無法自由支配。〔凡不是自己的東西或財物,未經同意擅自取用或侵佔、貪污、舞弊、拿回扣、賄賂、逃稅即是偷盜。〕
三、邪淫:配偶不善良、不忠貞,或妻子受人拐騙奸淫,得不到滿意的眷屬。〔亂搞男女關係以及從事與色情有關的行業、販賣傳遞色情書籍用具屬邪淫惡行。〕
四、妄語:得到受人誹謗、欺騙之果報。〔說謊、作偽證、不守信都犯妄語罪。〕
五、綺語:說的話別人不信任、不接受,說話不清。〔說黃色邪淫的話,使人想 入非非,謂之綺語。〕
六、兩舌:眷屬背離、親族弊惡。〔搬弄是非、挑撥離間即是兩舌。〕
七、惡口:常受人惡聲相向、多訴訟紛諍。〔用凶暴或惡毒的話罵人即惡口。〕
八、貪欲:心不知足、多欲無厭。〔貪求財色名利各種享受,迷戀不捨,謂之貪。〕
九、瞋恚:常受人說長論短,常受人擾而煩惱,或被陷害。〔稍不如意就生氣、怨恨即是瞋恚〕
十、愚癡:生在充滿邪見的家庭、生在偏僻缺乏佛法與文明的地方,心曲、好奉承巴結、使詭計。〔愚癡是指邪見、不信因果〕
十惡之外,五逆是更重的惡行,其中一項是「不孝父母或至殺害」,它的果報是應入最苦的無間地獄受無量久遠的大苦報。其他各種惡行各有其應受惡報,名目繁多,無法在此一一列舉。
屬於善的行為主要的是『十善』: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 五、不綺語。六、不兩舌。七、不惡口。八、不貪欲。九、不瞋恚。十、不愚癡。
能實行十善,得到的果報正好與行十惡者相反。程度重的死後生於天上享天福;程度輕的死後再出生為人。以前能行不殺者,再出生為人時,可得到健康、少病、長壽的善報;修其餘善行者,各享應得的善報。
第八章 審枉讀詩書遊戲人間拐騙女色受二世報應案
今押罪魂回陽世審案以參著寶篇,盼陽世之人能閱而自悟之。命各鬼卒守規儀勿驚動陽人,命牛馬將軍將罪魂押進案前受審,命文判抄錄口供,命武判維序。
將軍:稟吾王,一切安排就序,請冥王審之。
冥王:跪下罪魂今宵帶汝回陽招供在世所作所為以參善冊,速速招之。
罪魂:冥王啊!求您饒赦,罪魂在陽世受盡滄桑,並短短五十四年自認還完錢債與情債,何用在此重新招乎?
冥王:罪魂汝若再頑固執意不招,命鬼卒備取五針之刑待之。
罪魂:求冥王請慢施刑罪魂願招,只懇求冥王准許隱名姓,免得女兒在世失?萬分感激。
冥王:准所求,勿延時刻,速招供之。
罪魂:罪魂乃桃園人氏,自小命運乖舛,出世後未三年喪父,只有母親以零工養育罪魂與兄長二人。家境貧苦之故,罪魂讀國民小學四年就沒錢讀書,須棄學做童工方可度三餐。日復一日,一家三人家計雖貧但精神尚能安樂。自罪魂年至十五就到工廠做工,進而交一友人成知己。因常到友人家更認識同事之兄,兩人所談甚合意志。不久兩人私下約定。罪魂與未婚夫兩人同心歡喜,心思不久能得幸福生活。何奈上蒼作弄,罪魂之未婚夫在訂婚後未滿一個月,就發現有糖尿病並證實為尿毒。雙方家長皆認為退婚較好,但罪魂自認命運,雖不知因果報應,但罪魂自認非夫不嫁。雙親雖反對因罪魂固執,在世若不能成對必往冥府成雙,兩方父母卻無法再阻止。罪魂與未婚夫就在兩方反對下,雖無結婚但同處一家。因未婚夫每每須洗腎故無法工作,一切依賴罪魂所賺維持家中開支。罪魂每月微薄工資何能足用。罪魂只有再換工作就到一酒家上班,專門拐騙拜在罪魂石榴裙下之凱子,所騙錢財專供未婚夫之藥費。因當時並無現時健保補助,故罪魂肩負重擔可知,罪魂卻毫無怨言只嘆命運作弄。罪魂如此過日已有十三年,膝下毫無半兒只有一女。罪魂時感自己命苦不意再以色誘拐騙他人,想轉業免再作孽也。罪魂自認存了不少錢,就決定洗手重換職業改做賣菜生意,雖所賺不如拐騙之豐盈,但三餐與藥費足足有餘,罪魂心安理得。何奈上蒼斷魂之命,就在罪魂往市場賣菜之時遭人搶奪。罪魂被賊推倒於地,在與賊反抗之時被賊用秤錘打昏,倒於路邊流血過多而亡。求冥王賜罪魂回陽報仇,因賊所害留下未婚夫孤零一人,在陽世受盡苦楚於前六年方別世。冥王啊!罪魂懇求回陽討報此仇,求冥王准許。
冥王:罪魂有何資格所求?汝避重就輕其罪行未詳實招述。
一者、罪魂以色誘拐騙所得錢財,使人家破離散乃失良背理罪加一等。
二者、賣菜偷斤減兩貪圖非份罪加一等,汝今所求如何從之?
罪魂:求冥王再赦罪,罪魂願重招之。
冥王:不需重招,汝再將前二世招之,若再避重就輕絕不輕饒。
罪魂:罪魂願再一一實招,罪魂前世所為實感自愧也。罪魂乃乾隆人氏,本是男人身,生得一表人才並學詩書,可稱學富五車,只因性蕩不求功名只求利與色。因家境雖非富豪但富貴有餘。罪魂自侍白面書生之貌,專門勾引女子情意。無論是否有適,罪魂賣弄三寸之舌必引其情竇心花。每日浪蕩吃喝自喻如天上逍遙仙、貴氣如神。一日罪魂故計尋覓美色時,偶遇一如子如仙女般,且有婢女提籃後隨。罪魂見之浪心蠢動自疑何家女子?就尾隨之。見此女進入一官府中,經探聽後知此女子非千金女,乃官府中大人第四夫人也。罪魂心感失望黯然回後,日思夜想心生一計,遂以銀兩買通其婢女,探聽其生活舉止,並故意安排不期與其相遇。初時皆似無意中相逢,罪魂即趁機殷勤盡獻、才華盡展引其思意,而後兩心相怡遂而暗通款曲。罪魂因喜新厭舊,不久已有厭覺之感,但思其銀兩堆多如山,就再計拐騙使其人財兩失。待罪魂盡得其財後即不意見面,四夫人就寫書一封由婢女轉交罪魂知情。內容曰:出牆之事已漏,今三更在城角相晤,若失約命自歸陰,但此恨綿綿無絕期,來世將纏於血債而會。罪魂見後不以為意而棄之。絕情人仍自逍遙任其無奈歸去。然虛空神靈早知明,報應期時不可移。罪魂只在三月後因染梅毒滿身串延,藥入失效不治病亡,魂隨即被勾冥府。冥王啊!罪魂已招得明明白白也。
冥王:罪魂汝枉讀詩書,淫樂不行正事,假學問為手段只靠拐騙女人財色為生。汝不知三尸神將汝減壽三十年,故汝在枉死城三十年後,於冥府待機轉世於前世。官夫人乃前世夫也,前世汝自心甘意願照顧未婚夫,乃還前二世情業與財業,本可圓滿但汝再造欺心拐騙之業,使人家破罪加一等,偷斤減兩再加其罪。待獄刑滿後將再轉世為帶病憂心操勞還債也。世人應知,人人身中所寄三尸神,明察世人罪惡心念,待期會報天曹。家家戶內灶神及境主神靈,亦將世人邪惡作為明錄,隨即上奏於天。熟不知現世詐騙之業及邪淫惡行,折消世人之壽元福祿。且現時因果天律早已機轉,對於陽世懲惡,果神執行報以現世,重大為害者並加速十二倍明報。勸世人擇善戒惡否則天災瘟疫、意外橫禍、多病纏綿、精神疾病將充斥於世,世人試觀之!
命鬼卒將罪魂戴上枷鎖押回冥府。
本文摘自-地府審案實錄『提審罪魂示二世因果